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确定老姜和鲜姜的成分差异及功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老姜和鲜姜超临界CO2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老姜及鲜姜姜油树脂的提取率分别为5.15%±0.12%和4.67%±0.15%,两者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主要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没药烯、α-法尼烯、α-姜黄烯、6-姜酚、6-姜烯酚及分解物姜油酮等,但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在呈香性萜类化合物中,老姜中1,8-桉树脑、β-香芋醛、柠檬醛、香叶醇、乙酸香叶酯及α-姜烯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鲜姜,且γ-芹子烯和大香叶烯D仅在鲜姜中检测出,而老姜中α-姜黄烯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鲜姜.老姜中姜辣素类化合物总的相对含量比鲜姜高7.86%,特别是6-姜烯酚和10-姜烯酚的相对含量分别比鲜姜高15.49%和30.51%.
推荐文章
生姜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生姜超临界萃取物
高效液相分离
化学成分
鉴定
辣木籽油的超临界CO_2 萃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辣木籽油
萃取
超临界CO_2
GC-MS
厚朴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厚朴
超临界提取物
化学成分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萎蒿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萎蒿
超临界CO2萃取法
水蒸汽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老姜与鲜姜超临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老姜 鲜姜 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32.5
字数 2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9.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显忠 泰山医学院生物科学系 45 393 11.0 18.0
2 尹洪宗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49 319 12.0 15.0
3 战琨友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4 2.0 2.0
4 徐坤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老姜
鲜姜
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