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了解河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2007年在全省5个监测点采样并检测了九大类(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水产品、熟肉制品、蔬菜沙拉、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婴儿配方奶粉、生奶与奶酪)食品,共计466份.结果:466份样品中77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率16.52%,其中沙门菌10.56%,单增李斯特菌3.15%,大肠杆菌O157:H70.48%,弯曲菌3.53%,副溶血性弧菌3.13%,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未检出阪崎肠杆菌;九大类食品中生禽肉污染最严重,阳性率45.35%,其次是生奶与奶酪,阳性率41.18%,面米食品阳性率17.46%,生畜肉阳性率16.30%,动物性水产品阳性率9.38%,熟肉制品阳性率4.17%,蔬菜沙拉、非发酵豆制品、婴儿配方奶粉中均未检出致病菌;沙门菌血清学鉴定,分属5个群6个亚群12个血清型,排前3位的是肠炎沙门菌、沙门菌Ⅱ(4,12:z:1,7)和鼠伤寒沙门菌.结论:河南省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严重,主要是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九大类食品中生禽肉和生奶与奶酪污染最严重,是重要的危险食品.
推荐文章
2011~2012年广西罗非鱼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药敏特性调查
罗非鱼
食源性致病菌
药敏特性
调查
广西
食源性致病菌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
食源性致病菌
基因组DNA
高效提取
2013年沈阳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沈阳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7年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监测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监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5,1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5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巅 10 0 0.0 0.0
2 张秀丽 21 0 0.0 0.0
3 炊慧霞 12 0 0.0 0.0
4 张丁 27 0 0.0 0.0
5 张广伟 5 0 0.0 0.0
6 廖兴广 4 0 0.0 0.0
7 张蒙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监测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