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热重分析、同步差热分析以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D-核糖、L-半胱氨酸以及核糖/半胱氨酸模型体系非水相Maillard反应热学性质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热质联用分析方法对核糖/半胱氨酸体系挥发性产物形成的热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D-核糖和L广半胱氨酸混合物的降解活化能大大低于它们各自的降解活化能;②D-核糖/L-半胱氨酸体系早期Maillard反应是一个吸热过程,反应的进行时温度及特定温度条件下的加热时间有依赖性.③大多数Maillard反应挥发性风味物质是在第二失重阶段形成,H2>S也只在第二失重段产生,说明半胱氨酸Streeker降解脱H2>S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需要H2S的参与,因而它们的产生同样需要较高反应温度条件.
推荐文章
不同压力介质对"D-核糖+L-半胱氨酸"Maillard反应产物影响的研究
高压
Maillard反应
挥发性产物
氮气
二氧化碳
核糖
半胱氨酸
不同萃取纤维分析"D-核糖-L-半胱氨酸"Maillard反应挥发性产物的研究
固相微萃取(SPME)
DVB/CAR/PDMS
PDMS/DVB
CAR/PDMS
Maillard反应产物(MRP)
微生物方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酶法
半胱氨酸
胱氨酸
固定化
基因工程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核糖/L-半胱氨酸模型体系Maillard反应热学性质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与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核糖/半胱氨酸模型体系 热重分析 同步差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提取与活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51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亚龙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糖/半胱氨酸模型体系
热重分析
同步差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机械
月刊
1003-5788
43-1183/TS
大16开
长沙市赤岭路9号
42-8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3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50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