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7°× 11°双尖鳍外形的非对称交叉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相瓦作用,采用Navier-Stokes方程和5种湍流模型进行了计算.主要考察对壁面压强、热传导、绝热壁面温度和壁面摩擦力线分布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两道斜激波相交后的区域的壁面压强和热传导都比较高;计算的压强和壁面摩擦力线与试验吻合很好,绝热壁面温度次之,热传导最差,峰值高达试验的3倍左右.湍流模型对壁面压强和壁面摩擦力线影响很小,对绝热壁面温度和热传导影响很大.在5种湍流模型中,TNT(turbulent/non-turbulent)和SST(shear-stress transport)模型表现较好.
推荐文章
激波与层流/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激波边界层
层流
湍流
流动分离
交叉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激波
湍流
边界层流动
近壁湍流边界层对称与非对称相干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
近壁湍流
边界层
相干结构
局部脉冲
一种抑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新型无源被动控制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被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对称交叉激波和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来源期刊 航空动力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进气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 激波 边界层 湍流模型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气动热力学与总体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3-21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进气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
激波
边界层
湍流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动力学报
月刊
1000-8055
11-2297/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37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6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3928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