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各站之间的可达性特别是首末班车可达性衔接方案的生成和发布,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OD(起讫点)之间动态可达性,主要依赖于城市轨道交通物理网络和列车运行网络,需综合考虑列车运行图的刚性控制和乘客换乘走行的柔性影响.根据弹性换乘时间,定义完全可达、条件可达和不可达三个层次,构建网络动态可达性的衔接模型,并提出推算流程.以实际城轨线网为例,确定了某OD对之间的可达时间域,表明该方法的推算结果可作为乘客出行向导的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客流加权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能分析
复杂网络
抗毁性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加权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研究
轨道交通网络
网络效率
复杂网络
关键节点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可靠性
攻击策略
静态特性
基于轨道交通网的时间同步系统
城市轨道
时间同步
时间显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运行图的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研究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 城市轨道交通 首末班车 动态可达性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交通运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98.6
字数 3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瑞华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9 2738 32.0 47.0
2 江志彬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9 640 14.0 24.0
3 陈菁菁 6 135 4.0 6.0
4 罗钦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79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4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9(3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列车运行图
城市轨道交通
首末班车
动态可达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0253-374X
31-1267/N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
4-26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0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54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