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今西方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的一个观点是现代社会变化急剧,个体要适应变化并实现自我,不但必须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在情感和认知上不断更新自我,以迎合多变社会所要求的角色.这种观点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之一是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作为"自反性任务"概念.吉登斯的自我概念有道德缺失和极度个体化的两个倾向,以此为理论依据的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也因而倾向于产生类似问题.而在哲学家利科和泰勒的有关认同理论中,认同概念中的道德和对话维度在"自我"构成中具有不可或缺性.这不仅有助于反思吉登斯的认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突出了道德价值和关爱他者的终身学习观.
推荐文章
恩格斯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恩格斯
杜林
道德起源
道德实质
道德构建
浅论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
高中英语
学习动机
个人兴趣
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道德图学习
贝叶斯网络
道德图
马尔可夫网络
非及物依赖
诱发依赖
浅析道德认同冲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道德认同
道德认同危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终身学习,吉登斯的自我认同观和道德维度:一个批判分析
来源期刊 外国教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终身学习 自反性自我构建 自我认同 道德伦理维度 晚期现代性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G4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23 110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终身学习
自反性自我构建
自我认同
道德伦理维度
晚期现代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教育研究
月刊
1006-7469
22-1022/G4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102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1
总下载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