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机理,为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已筛选出的α-淀粉酶活性差异大的小麦品种扬麦16和豫麦34进行杂交,创建P_1、P_2、F_1、F_2、B_1、B_2 6个不同世代群体,分别测定α-淀粉酶活性,按二参数、三参数、四参数和五参数遗传模型进行χ~2测验.[结果]只有三参数模型中m、a、d都显著,说明三参数遗传模型即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适合该资料,基因上位作用不明显,这说明α-淀粉酶不同基因位点间的关系为相互累加的关系,位点内既存在加性作用,也存在显性作用.该试验条件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下,该组合遗传群体中背景均值m为5.159±0.391,加性效应[a]的估值为1.502±0.390,显性效应[d]的估值为3.645±1.056,显性度为1.08>1.[结论]α-淀粉酶活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上位作用不明显,并存在超显性遗传现象.
推荐文章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小麦
淀粉酶
温度
pH值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其亲本间淀粉酶活性的比较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酶活性
Amy6-4基因遗传多样性及其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联分析
大麦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连锁不平衡
关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模型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α-淀粉酶活性 遗传模型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与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9-1760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1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0.0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香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 48 632 13.0 24.0
2 郜庆炉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 62 678 15.0 24.0
3 岳海凤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 4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α-淀粉酶活性
遗传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相关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yc.hncj.edu.cn/gzzd/gzzd56.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