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苷的最佳工艺,并以茶皂苷为主要功能成分研制天然茶果香波.[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茶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中的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采用灌注法测定茶皂苷对浅部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动物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和人体斑贴试验测定天然茶果香波的刺激性和致敏性;按照国家标准GB11432-89检测天然茶果香波的产品质量.[结果] 茶皂苷提取最佳工艺为:50%(V/V)乙醇于55 ℃下浸提5.3 h,所得浸膏中茶皂甙的含量为20.86%;此茶皂甙对人体浅部真菌有明显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以茶皂苷浸膏为原料配制的茶果香波对正常人体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其理化指标均已达到GB11432-89标准.[结论] 以茶皂苷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天然茶果香波安全可靠,质量稳定,去屑止痒效果好.
推荐文章
茶籽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茶籽
多糖
提取
优化实验
茶籽多糖的提取及脱蛋白工艺研究
油茶籽
茶籽多糖
脱蛋白
油茶粕中茶皂素连续提取工艺的研究
油茶粕
茶皂素
造粒
连续提取
辣木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辣木茶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皂甙的提取工艺及天然茶果香波的研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皂甙 浸提 抑制真菌 香波
年,卷(期) 2010,(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51-20453
页数 分类号 S37
字数 32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0.35.2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卫明 421 5531 36.0 48.0
2 单承莺 42 649 12.0 24.0
3 陈兴芬 7 103 6.0 7.0
4 马世宏 33 487 12.0 21.0
5 王守香 5 107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5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皂甙
浸提
抑制真菌
香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