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教学是一种文化过程,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通过文化主体间有规则地互动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意识修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素养、培养文化实践能力、激发文化创新力为目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反思,逐渐映现出"基础"课教学实践主体活化的重要作用.如何认识实践主体活化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对文化主体互动目的的认知,更关系到"基础"课教学实践主体活化原则、方法的确立.
推荐文章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视域中的高校文化空间构建
高校文化空间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创新
文化校园
廉政文化
高校
微课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微课
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幸福文化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幸福文化
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化视域中高校"基础"课实践主体活化意义探究
来源期刊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方法 实践主体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研究与改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1
页数 分类号 G416
字数 74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939.2011.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征 辽东学院社会科学部 15 81 5.0 9.0
2 孙鹤 辽东学院社会科学部 28 3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方法
实践主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4939
21-1533/N
16开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9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