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获得贵州珠形茶做形不同阶段最适的投叶量,通过设置不同的投叶量梯度,发现做形第一阶段投叶量为3~3.5kg时茶叶外形细嫩,叶子颗粒圆、紧结,色泽墨绿、均匀;做形第二阶段投叶量5kg时成形率高,颗粒紧结,较圆,均匀,墨绿亮。试验结果表明,做形第一阶段应大幅快摆,摆频100~110r/min,通风保持叶温在45~50℃范围,投叶量3~3.5kg。第二阶段投为大幅中速摆频80~85r/min,保持叶温45℃左右,投叶量5kg。做形第三阶段小幅慢摆,摆频55~60r/min,投叶量8kg,时间100~120min。
推荐文章
留枝量和留叶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葡萄
赤霞珠
结果枝数
果枝留叶量
果实品质
不同做形方式毛峰茶的品质差异
毛峰茶
绿茶
做形
加工
品质
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茶品质改进的影响
安溪油柿
柿叶
摊放
萎凋工艺
化学成分
柿叶茶
品质
做形温度对金龙玉珠茶品质的影响
金龙玉珠茶
做形温度
GC-MS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投叶量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贵州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贵州珠形茶 做形技术 投叶量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分类号 S571.1
字数 47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63.2011.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科 21 119 7.0 10.0
2 何萍 26 91 5.0 9.0
3 郑文佳 65 192 8.0 10.0
4 崔鑫霞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5 15 2.0 3.0
5 牟小秋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贵州珠形茶
做形技术
投叶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科学
双月刊
1003-6563
52-1076/N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陕西路1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