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确定道岔、桥梁的合理相对位置,深入研究快速及高速行车条件下车辆-道岔-桥梁的动态相互作用,将车辆、道岔区轨道和桥梁作为一个整体,建立车辆-道岔-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分析高速行车条件下道岔区轨道、车辆与连续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以车速350 km/h通过18号国产道岔,岔桥相对位置为尖轨尖端分别位于桥跨1/4、跨中、3/4跨及墩上,通过计算出的尖轨和心 轨开口量、尖轨和心轨动应力、车体振动加速度、减载率、脱轨系数、舒适性、桥梁振幅、振动加速度和梁端转角等动力响应,确定在车辆-道岔-桥梁耦合动力条件下4×32 m连续梁桥的合理岔桥相对位置.计算结果表明,18号国产道岔铺设于4×32 m连续梁桥上时,道岔尖轨尖端位于1/4跨时综合动力效果较佳.
推荐文章
岔桥相对位置对列车-道岔-桥梁耦合振动的影响
岔桥相对位置
列车
桥上道岔
振动
车辆与桥上道岔的耦合动力学分析
轨道
车辆
道岔
桥梁
耦合动力学
制动工况下车辆的动力学分析
制动
车辆动力学
分析
液压挖掘机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液压挖掘机
机械臂
刚柔耦合
动力学
应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车辆-道岔-桥梁耦合动力学分析道岔-桥梁合理相对位置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车辆 道岔 桥梁 耦合动力学 相对位置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铁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2
页数 分类号 U213.2|U270.1|U441.7
字数 45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60.2011.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土本工程学院 385 3216 25.0 35.0
2 伍曾 西南交通大学土本工程学院 11 103 7.0 10.0
3 刘学毅 西南交通大学土本工程学院 139 1947 20.0 3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车辆
道岔
桥梁
耦合动力学
相对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