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特异的掺假食用植物油鉴定方法.方法:以掺假食用油中掺入的低价值食用油相应油料作物物种特异性基因为靶标,采用普通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鉴定掺入一种低价值食用油的混合油样,双重PCR技术鉴定掺入两种低价值食用油的混合油样.结果:在8个按2/3量掺入一种低价值食用油的混合油样中至少在一个平行样中检出低价值食用油相应的物种特异性基因,而按1/2比例掺入低价伉食用油的8个油样中有5个检出混入的低价值食用油;3个按照1:1:1掺入两种低价值食用油的混合油样,其掺假检出率及平行样之间重现性均较差.结论:本研究选定的掺假植物油的检测靶标具有较强特异性,可有效鉴别大量掺入低价值食用植物油的掺假油品,但对于掺假量低于50%的油品,其掺假鉴别能力尚待提高.
推荐文章
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研究进展
食用植物油
掺假鉴别
电导率法
光谱法
色谱法
食用植物油掺入矿物油的鉴别
食用植物油
矿物油
鉴别检验方法
基于红外光谱的食用植物油种类鉴别
食用植物油
鉴别
红外光谱
光谱预处理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清洁生产探析
食用植物油
清洁生产
环保
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物种特异性基因扩增鉴别掺假食用植物油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掺假 食用植物油 物种特异性基因 PCR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0-2122,21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55.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浩 27 67 4.0 7.0
2 杨冬燕 13 60 5.0 7.0
3 杨小柯 11 41 3.0 6.0
4 杨永存 10 49 4.0 7.0
5 邓平建 13 80 5.0 8.0
6 张倩 6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掺假
食用植物油
物种特异性基因
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