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一种采用压缩感知的云图融合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轮廓波存在频谱混叠的缺点,结合抗混叠塔式滤波器组和方向滤波器组,构造出一种抗混叠的轮廓波变换,并将其引入压缩感知中的稀疏表示环节,将云图分解成稠密和稀疏两部分;对稠密成份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融合,而对稀疏成份,则在压缩感知框架下,通过少数线性测量的融合,并采用二步迭代收缩的图像重构算法,在迭代时利用前面两个估计值更新当前值,得到融合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融合结果无论在视觉质量及定量指标上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有利于揭示全面的天气信息.
推荐文章
抗混叠轮廓波变换及其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图像融合
抗混叠轮廓波变换
邻域一致性测度
滤波器组
基于移不变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的混合统计模型图像降噪
图像降噪
移不变抗混叠轮廓波变换
层内相关性
层间相关性
混合统计模型
抗混叠轮廓波变换的脱线中文手写体笔迹识别
小波变换
抗混叠轮廓波变换
广义高斯分布(GGD)模型
KL距离
基于FFT稀疏压缩感知域内遥感图像融合
压缩感知
遥感图像
图像融合
傅里叶变换
重构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混叠轮廓波域采用压缩感知的云图融合方法
来源期刊 光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象云图 图像融合 抗混叠轮廓波 压缩感知 二步迭代收缩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图像与信号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5-960
页数 分类号 TP391
字数 5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gzxb20114006.09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炜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92 531 12.0 18.0
2 励金祥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8 74 5.0 6.0
3 尹曹谦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9 71 5.0 7.0
4 叶明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144 7.0 12.0
5 符冉迪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6 183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象云图
图像融合
抗混叠轮廓波
压缩感知
二步迭代收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子学报
月刊
1004-4213
61-1235/O4
大16开
西安市长安区新型工业园信息大道17号47分箱
52-10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4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0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