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研究了10种不同因素对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产生丁二酮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产生丁二酮最高量的条件:培养温度为37℃;凝乳后3 h;后熟12 h;培养基pH值调至为5.6;培养基中添加柠檬酸氢二铵的质量浓度为0.15%:培养基中添加Vc的质量浓度为0.3%.培养基中添加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Mg2+为O.05%,Cu2+为O.04%,Mn2+为O.001%;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的质量浓度为1.7%(均为质量分数);培养基中添加碳水化舍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葡萄糖为1%,蔗糖为1.5%(均为质量分数);随着基质浓度增加丁二酮产量也随之增加.
推荐文章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高产胆盐水解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
胆盐水解酶
优化条件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MG1363中盐诱导启动子的克隆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MG1363
大肠杆菌
基因启动子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冷冻干燥保护剂优化及其贮藏稳定性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
冻干保护剂
细胞存活率
贮藏稳定性
优化设计
丁二酮乳酸乳球菌发酵对羊奶脂肪酸组成影响分析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丁二酮变种
发酵
气相色谱
脂肪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高产丁二酮的条件优化
来源期刊 中国乳品工业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 丁二酮 优化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61
页数 分类号 Q93-335
字数 26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230.2011.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佳程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7 146 8.0 10.0
2 褚庆环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4 80 5.0 8.0
3 范荣波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4 12 2.0 3.0
4 于田利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
丁二酮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乳品工业
月刊
1001-2230
23-1177/TS
大16开
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2727号
14-136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71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