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1],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指激励组织中员工积极性的理论.此理论将造成员工满意与不满意的因素划分为二类:"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我们通过赫茨伯格(Herzberg)双因素理论的思路对成分血制备科进行内部挖潜和人力资源调整,实行一系列激励措施,充分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了现有人力资源不足与血量日益上升的矛盾,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因素理论"在成分血制备科的运用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上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 激励 成分制备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管理(1)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1-572
页数 分类号 R47
字数 25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文娟 1 1 1.0 1.0
2 曾四海 1 1 1.0 1.0
3 苏红 1 1 1.0 1.0
4 谭爱玲 1 1 1.0 1.0
5 罗亚辉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7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因素理论
激励
成分制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