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王寅(2006a)对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强调了互动体验的意义.但其中关于“表象-意象图式”的认知过程对识解方式的影响强调不够.本文在“表象”的基础上做了有益补充,既包括认知主体的下线认知加工——“经验”,也涵盖了具有具身性的在线认知加工——“体验”,并用“视像”代替“表象”.语义沟通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介由“视像”共同完成的.而语言使用者的识解方式对“视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汉日对比的角度对不同识解方式下听话者的“视像”特点进行全面剖析,同时指出汉语使用者的识解方式与日语使用者相比更具客观性.
推荐文章
从人力资源测评角度看曾国藩识人用人
人力资源测评
接班人
现代企业
论德汉被动句之异同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解析德语被动句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对比语言学
德汉被动句对比
"语言内"因素对比
"语言外"因素对比
从文化差异角度探讨汉维比喻句的翻译
文化差异
比喻句
翻译对比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汉日肯否定形式翻译研究
汉日对比翻译
肯否定形式的转换
翻译转换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识解与听话人的“视像”——从汉日对比的角度出发
来源期刊 当代外语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主观识解 客观识解 视像 表象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H03
字数 65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爽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观识解
客观识解
视像
表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外语研究
双月刊
1674-8921
31-2039/H
16开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4-3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5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