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从微观角度了解小麦胚乳淀粉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强筋小麦徐麦30、中筋小麦扬麦11和弱筋小麦扬麦13为材料,利用显微技术研究了小麦胚乳背部和腹部淀粉粒的大小、数量和发育等特性.结果表明:(1)小麦胚乳淀粉粒粒径在颖果发育前期增加速率较快,而在发育后期增加较慢.同一品种腹部大淀粉粒粒径长度高于背部.品种间大淀粉粒粒径表现为扬麦13>扬麦11>徐麦30,小淀粉粒径表现为扬麦13>徐麦30>扬麦11.(2)在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单位面积大淀粉粒的数量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小麦胚乳大淀粉粒数量表现为徐麦30>扬麦11>扬麦13.胚乳细胞中小淀粉粒数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前期增加速率较快,后期较慢,品种间大小淀粉粒总数量均表现为扬麦13>扬麦11>徐麦30.(3)不同专用小麦成熟籽粒背部和腹部淀粉粒的形态及分布存在差异.同一品种腹部大淀粉粒数量较多,小淀粉粒数量较少,而背部小淀粉粒数量较多,大淀粉数目较少.三种专用小麦相比,弱筋小麦扬麦13小淀粉粒的数量最多,且排列疏松;而强筋小麦徐麦30小淀粉粒数量较少,且与蛋白体紧密结合,质地致密;中筋小麦扬麦11介于两者之间.
推荐文章
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
大麦
胚乳
淀粉体
小淀粉粒
复粒淀粉
单粒淀粉
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理化特性研究
小麦
胚乳
A、B型淀粉粒
理化特性
小麦胚乳 A、B 型淀粉粒发育特征及黏度特性
小麦
胚乳
淀粉粒
粘度特性
糯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形态变化及A、B型淀粉粒的显微观察
糯小麦
淀粉
淀粉粒
扫描电子显微镜
显微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专用小麦胚乳背部和腹部淀粉粒发育的差异
来源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专用小麦 胚乳 淀粉粒 背部 腹部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0-1276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2.1|S331
字数 4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3.06.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飞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8 679 14.0 25.0
2 王忠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73 1259 20.0 33.0
3 张琛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3 112 5.0 9.0
4 余徐润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5 81 5.0 8.0
5 周亮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4 5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专用小麦
胚乳
淀粉粒
背部
腹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麦类作物学报
月刊
1009-1041
61-1359/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
52-6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63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