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MBE)的生长方法,研究了单质碲(Te)和单质镁(Mg)分别作为n型和p型掺杂剂时在Ⅲ-Ⅴ族半导体GaAs中的掺杂行为,并且实现了以Te和Mg为掺杂剂的新型GaAs隧道结的生长.通过对生长温度、As4与Ga束流强度Ⅴ/Ⅲ比和掺杂剂束流强度的优化调节,获得了载流子迁移率较高且晶体质量良好的重掺杂的GaAs样品;在此基础上生长的新型n-GaAs(Te)/p-GaAs(Mg)隧道结的峰值电流密度高达21 A/cm2.
推荐文章
GaAs器件寿命试验结温测试方法研究
砷化镓器件
热阻测试
结温
MOCVD与MBE生长GaAs/AlGaAs量子阱材料的红外探测器特性比较*
GaAs/AlGaAs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MOCVD
MBEPACC:0762
6865
6855
8115G
GaAs PHEMT器件的失效模式及机理
砷化镓晶体管
失效模式
失效机理
MBE生长碲镉汞的砷掺入与激活
红外焦平面
碲镉汞
砷掺杂
分子束外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碲和镁掺杂的新型GaAs隧道结的MBE生长与器件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学科
关键词 单质碲 单质镁 砷化镓 分子束外延 隧道结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态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2-4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SSPMA2013-000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新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10 19 3.0 4.0
2 王乃明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3 0 0.0 0.0
3 甘兴源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3 0 0.0 0.0
4 王海啸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3 0 0.0 0.0
5 吴渊渊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质碲
单质镁
砷化镓
分子束外延
隧道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月刊
1674-7275
11-5848/N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5
总下载数(次)
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