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对不同养殖模式、投喂不同饵料及不同品系大黄鱼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试验选取东海区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野生组)、投喂冰鲜鱼的池塘养殖岱衢族大黄鱼(池塘组)、投喂冰鲜鱼的深水网箱养殖岱衢族大黄鱼(深水网箱组)、投喂冰鲜鱼的网箱养殖岱衢族大黄鱼(冰鲜鱼组)、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网箱养殖岱衢族大黄鱼(饲料组)以及投喂冰鲜鱼的网箱养殖闽东族大黄鱼(闽东组)各6尾,对它们的形态学指标(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n=6),背部、腹部肌肉及全鱼的常规营养成分(n=3)、氨基酸组成(n=3),背部肌肉脂肪酸组成(n=3)以及全鱼重金属(无机砷、铅、汞和镉)含量(n=3)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野生组大黄鱼肥满度和肝体指数显著低于深水网箱组、池塘组以及冰鲜鱼组(P<0.05),而不同养殖模式的各组之间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组大黄鱼脏体指数显著低于冰鲜鱼组和闽东组(P<0.05)。2)野生组大黄鱼背部、腹部肌肉粗脂肪含量最低,但与饲料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黄鱼背部、腹部肌肉及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均以野生组、冰鲜鱼组和饲料组较高,且这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黄鱼背部、腹部肌肉粗灰分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野生组、冰鲜鱼组和饲料组大黄鱼背部、腹部肌肉及全鱼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池塘组、深水网箱组和闽东组。4)野生组、饲料组与深水网箱组大黄鱼背部肌肉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高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高于冰鲜鱼组、池塘组和闽东组,其中背部肌肉脂肪酸总量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以闽东组最低。5)野生组大黄鱼全鱼汞含量较高,饲料组大黄鱼全鱼镉含量较高,但各组大黄鱼全鱼无机砷、铅、汞和镉含量均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模式以及不同饵料来源对大黄鱼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在相同的养殖模式和投喂相同饵料的情况下,不同品系大黄鱼的营养成分仍存在差异。
推荐文章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大黄鱼
养殖
野生
营养成分
不同家系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大黄鱼
氨基酸
脂肪酸
养殖大黄鱼营养成分及组织结构分析
养殖大黄鱼
脱脂
营养成分
组织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养殖模式、投喂不同饵料及不同品系大黄鱼营养成分比较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黄鱼 养殖模式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水产营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98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963
字数 78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4.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敏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鱼类营养研究室 18 183 8.0 13.0
2 周歧存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鱼类营养研究室 44 379 11.0 15.0
3 申屠基康 45 338 10.0 16.0
4 黎明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鱼类营养研究室 29 214 7.0 14.0
5 周飘苹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鱼类营养研究室 6 102 6.0 6.0
6 吴文俊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鱼类营养研究室 2 5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25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398)
二级引证文献  (177)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5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7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20(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黄鱼
养殖模式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