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连续性文本最初出现在PISA的阅读测试中,它是文本格式的一种划分方式,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测量学生进入各类文本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引入到我国“新课标”以后,由于人们对PISA测试的英文原著的接触不多,所以各种讨论还只是停留在拿图表说事上。但可喜的是语文教育界对非连续性文本从崇拜而到反思,慢慢有接地气的感觉。
推荐文章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
小学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问题与建议
生活教育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启示
生活教育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点滴
小学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
课堂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连续性文本的学理阐释,目标定位和课型设计--2013年度教育论著评析之十
来源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文本格式 非连续性 教育界 课型设计 阐释 学理 论著 标定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倩 西南大学文学院 33 222 8.0 14.0
2 荣维东 西南大学文学院 115 427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本格式
非连续性
教育界
课型设计
阐释
学理
论著
标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月刊
1000-419X
42-1021/G4
湖北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38-48
出版文献量(篇)
60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