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抑制研究在加速器、大功率微波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为评估表面形貌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利用唯象概率模型计算方法对三角形沟槽、矩形沟槽、方孔及圆孔4种不同形状微陷阱结构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陷阱结构的形状、尺寸对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抑制特性的影响规律。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陷阱结构的深宽比、孔隙率越大,则其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抑制特性越明显;方孔形和圆孔形微陷阱结构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抑制效果优于三角形沟槽和矩形沟槽;具有大孔隙率的微陷阱结构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对入射角度的依赖显著弱于平滑表面。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金属样片并进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测试,所得实验规律与理论模拟规律符合较好。
推荐文章
采用收拢式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抑制策略
收拢表面
二次电子
微放电
数值模拟
纳米级ta-C薄膜对二次电子发射抑制的研究
ta-C薄膜
二次电子倍增放电
抑制二次电子发射
过滤阴极真空电弧
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及测量方法研究
二次电子发射特性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航天器表面带电
二次电子产额
金属二次电子发射能谱的表面吸附势垒模型
二次电子发射
二次电子能谱
吸附
表面势垒
透射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微陷阱结构的金属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抑制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抑制 微陷阱结构 唯象概率模型
年,卷(期) 2014,(14)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901-1-147901-9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3.1479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永宁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58 265 9.0 12.0
2 张忠兵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辐射探测科学研究中心 47 186 8.0 11.0
3 王瑞 14 81 3.0 9.0
4 张娜 11 137 7.0 11.0
5 胡天存 13 75 4.0 8.0
6 崔万照 43 169 8.0 11.0
7 叶鸣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2 99 6.0 9.0
8 杨晶 6 3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抑制
微陷阱结构
唯象概率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