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番薯粗粉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振动超微粉碎处理,研究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对番薯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薯粗粉经过超微粉碎处理5min后,平均粒径减小到28.58±2.84 μm,比表面积和离散度分别为0.57±0.08 m2/g,2.96±0.37,达到超微粉级别.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番薯微粉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减小,微粉颗粒大小更均匀,颜色更为白亮、更均匀.与粗粉相比,番薯微粉的休止角和滑角均增大,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均小于粗粉.当超微粉碎处理时间为15 min时,所得番薯微粉持水力、持油力、吸湿性、溶胀度和溶解性分别为1.15 ±0.01 g/g,0.71±0.03 g/g,3.20±0.15%,2.88±0.30 mL/g,45.17±0.70%,加工特性最佳.超微粉碎处理可以显著改善番薯全粉的颗粒均匀性、颜色均匀性、吸湿性、溶胀度、溶解性等物化特性.
推荐文章
超微粉碎对红小豆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
振动式超微粉碎
红小豆全粉
物化特性
超微粉碎对苹果全粉物化性质的影响
苹果全粉
超微粉碎
粗粉碎
粒径
物化性质
振动超微粉碎对毛竹笋干物化特性的影响
竹笋
工艺
农产品
振动超微粉碎
物化特性
沙枣细粉超微粉碎后对物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沙枣
超微粉碎
物化特性
红外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番薯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振动式超微粉碎 番薯全粉 物化特性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5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 27 94 7.0 8.0
2 程晶晶 22 68 6.0 7.0
3 韩胜男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振动式超微粉碎
番薯全粉
物化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8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8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