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黑木耳多糖和榆耳水提液的抑菌作用方式和机制,以及其与Nisin复合形成的天然生物防腐剂的抑菌作用效果和作用方式。采用双层抑菌平板法,测出的抑菌圈根据Nisin的效价,分别计算出样品对各种菌的效价。最小抑菌浓度(M IC )的测定,以不长菌的最低榆耳水提液及复配液浓度为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生长曲线法和琼脂块再培养法来测定榆耳水提液及天然防腐剂复配液的抑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复合防腐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考察了生长过程中的活菌数,发现前6h活菌数显著降低,从106 cfu/mL降低至102 cfu/mL ,在12h以后含有20%的复配液的培养基几乎没有菌的生长,这说明复配液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推荐文章
榆耳天然复合防腐剂理化稳定性研究
榆耳
天然复合防腐剂
理化稳定性
柠檬烯的防腐作用及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柠檬烯
天然防腐剂
抗菌
研究进展
一种榆耳天然复合防腐剂应用于香菇保鲜的研究
榆耳
天然复配防腐剂
香菇
保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榆耳复合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方式
来源期刊 中国林副特产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榆耳复合防腐剂 抑菌效果 作用方式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02.3
字数 33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68/j.cnki.fbsic.2016.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磊 46 92 5.0 7.0
2 吴洪军 33 110 5.0 8.0
3 么宏伟 25 76 5.0 7.0
4 刘健美 5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榆耳复合防腐剂
抑菌效果
作用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林副特产
双月刊
1001-6902
23-1303/S
大16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街165号
14-20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