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林业科学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避光处理对麻竹笋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形态与分布影响的机理。[方法]运用感官评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透射技术和磷钨酸-钨酸钠比色法,采用覆土(EP)、双层不透光套袋(CLPB)和自然生长(CK)3种不同处理,对麻竹鲜笋的口感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分析测定麻竹笋笋体单宁物质含量、形态和分布。[结果](1)不同处理的麻竹鲜笋的口感不仅均呈苦涩味,且苦涩味强度均表现为由麻竹笋的基部到笋尖逐渐增强的趋势,其苦涩味强度整体大小顺序为:CK>CLPB>EP。(2)麻竹竹笋壁中含有单宁物质的细胞(CWT)可被2%氯化亚铁溶液染成黑色,与不含单宁物质的细胞区别明显。(3)单宁大量分布在薄壁细胞内,少量在纤维细胞内,维管束中的筛管和导管细胞中无单宁分布。(4)单宁在薄壁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少量分布在液泡中,电镜下CWT中积累的单宁可分为絮状、颗粒状和块状3种类型。(5)不同处理的麻竹笋单宁含量为CK:1.152.67 mg· g-1,CLPB:1.031.43 mg·g-1,EP:0.361.13 mg·g-1,其相应的CWT密度大小顺序为:CK>CLPB>EP,3种处理不同部位的单宁含量与CWT密度大小均为笋尖>中部>基部。[结论]避光显著降低麻竹竹笋壁的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自然光照下生长的麻竹笋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显著高于避光处理;光与竹笋中单宁物质分布和形态相关不显著,单宁形态仅与竹笋部位密切相关。覆土、套袋等避光措施可显著降低笋体单宁物质的含量,降低苦涩味,改善竹笋的口感品质,为培育低苦涩味麻竹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GA3与TDZ组合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和苦涩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巨玫瑰葡萄
赤霉素(GA3)
噻苯隆(TDZ)
果实品质
可溶性单宁
类黄酮
总酚
不同光强下麻竹笋不同部位苦涩味物质含量的变化
麻竹
竹笋
光照强度
苦涩味物质
感官评定方法确定麻竹笋苦涩味物质成分及与口感的关系
麻竹笋
苦涩味
感官评定
单宁
游离苦味氨基酸
草酸
茶叶苦涩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茶叶
加工
生产
苦涩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避光对麻竹笋苦涩味及单宁含量、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麻竹笋 避光处理 单宁 苦涩味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0-777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9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兴萃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 22 151 8.0 11.0
2 蔡函江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 14 31 4.0 5.0
3 章志远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 3 15 3.0 3.0
4 崔逢欣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竹子高效加工重点实验室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1)
共引文献  (14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竹笋
避光处理
单宁
苦涩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科学研究
双月刊
1001-1498
11-122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万寿山后林科院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