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高速列车裙板支架疲劳开裂现象的原因.阐述将流固耦合技术应用于研究列车构件在气动载荷作用下响应的方法,建立能够同时求解列车车外流场、设备舱内流场、裙板及其支架动载荷响应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流场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是裙板所受周期性气动载荷的产生原因.裙板内外表面的最大压差可达300~400 Pa,压力差变化频率为1.55~2.15 Hz.裙板所受气动载荷的幅值沿车长方向增加,且随车速的提升而增加;而气动载荷的频率沿车长变化较小,随车速的提升略有增加.裙板支架的筋板连接处为应力集中区域,该区域的交变应力对疲劳破坏有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高速列车侧窗在交会压力波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分析
高速列车
列车交会压力波
车窗
瞬态响应
基于有限元法的高速列车引起土的动力响应分析
有限元法
振动
高速列车
环境评价
冲击荷载作用下软土隧道结构热-流-固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热力冲击
隧道结构
热流固耦合
动力响应
基于大数据的高速列车气动载荷作用下迭代学习主动控制研究
高速列车
气动载荷
大数据
迭代学习控制
主动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流固耦合的高速列车裙板支架气动载荷响应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裙板 气动载荷 流固耦合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铁道机车车辆、电气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2
页数 8页 分类号 U270.1|U298.1
字数 4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60.2016.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乐乐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28 329 10.0 18.0
2 徐宇工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23 406 9.0 20.0
3 张永昌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列车
裙板
气动载荷
流固耦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