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玉米或玉米胚芽若储存不当,在阴暗潮湿或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极易感染真菌,受到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以玉米胚芽为原料,经压榨后得到玉米毛油,随后毛油进入碱炼、脱色、脱蜡及脱臭工序,得到玉米精炼油.玉米原料受到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最终的玉米胚芽油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笔者主要阐述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原料玉米的脱毒方法以及玉米油加工中的脱毒,并提出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稀酮控制方法.
推荐文章
醇洗法脱除玉米胚芽粕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玉米胚芽粕
玉米赤霉烯酮(ZEN)
醇洗
脱毒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害及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毒害
脱毒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ZHD101的表达优化及在玉米浆脱毒中的应用
玉米赤霉烯酮
高效表达
生物降解
玉米浆
食品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赤霉烯酮的玉米胚芽油污染检测与 控制方法综述
来源期刊 现代食品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 玉米胚芽油 检测方法 脱毒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行业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7.3|O657
字数 2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远方 郑州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5 29 2.0 5.0
2 侯丽芬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烹饪食品系 13 10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赤霉烯
玉米胚芽油
检测方法
脱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食品
半月刊
2096-5060
41-1434/TS
16开
郑州市南阳路153号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06
总下载数(次)
60
总被引数(次)
10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