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Burst工作模式和方位波束的主动扫描使得TOPSAR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削弱ScanSAR模式的扇贝效应,同时也导致图像方位向像素位置与回波脉冲的关系变得复杂,给目标定位带来了很多问题.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记录延时也会导致方位向定位误差存在,精确估计这个误差能够大大提高目标的方位向定位精度.从TOPSAR数据采集的几何关系和成像过程出发,结合机载IMU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机载TOPSAR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直接从TOPSAR斜距图像中获取目标的经纬度信息.通过实际飞行试验获取的机载TOPSAR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获取25 m的平均定位精度.
推荐文章
基于IMU阵列的标定方法
惯性传感器阵列
IMU
标定
L-M算法
惯性导航
基于EKF的机载光电吊舱目标定位研究
目标定位
光电吊舱
扩展卡尔曼滤波
误差分析
基于EKF的机载光电吊舱目标定位研究
目标定位
光电吊舱
扩展卡尔曼滤波
误差分析
机载控制视觉目标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载控制
视觉目标
定位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IMU的机载TOPSAR目标定位方法
来源期刊 航空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机载TOPSAR 惯性测量单元 目标定位 定位精度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电子与控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7-1594
页数 8页 分类号 V443+.2|TN958
字数 53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7/S1000-6893.2015.02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宁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 304 5119 38.0 59.0
2 张志敏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 60 393 12.0 15.0
3 范怀涛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 4 4 1.0 2.0
7 魏云龙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
机载TOPSAR
惯性测量单元
目标定位
定位精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学报
月刊
1000-6893
11-1929/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82-148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3
总下载数(次)
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