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准确、快速检测蛹虫草发酵液中活性多糖的含量,以蒽酮-硫酸法为基础,将常规测试体系缩小10倍,系统研究水浴时间、显色剂质量浓度、葡萄糖质量浓度及其二者浓度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并评价蛹虫草发酵液活性多糖微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法在波长624 nm处有最大吸收;微量测定体系波长选择为630am.与常规法相比相对误差小于2%;在微量测定体系下沸水浴8 min,蒽酮显色剂质量浓度2 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质量浓度0.1~0.5 mg/mL时,测定结果与常规法测得的数值相关性达到0.999,表明可采用建立的微量法来代替常量法快速检测蛹虫草发酵液活性多糖的含量.
推荐文章
鲜蛹虫草与干蛹虫草抗氧化活性和活性物质差异研究
鲜蛹虫草
干蛹虫草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蛹虫草多糖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的研究
蛹虫草
多糖含量检测
样品前处理
正交试验
蛹虫草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结肠癌活性研究
蛹虫草
胞外多糖
液体发酵
抗结肠癌活性
蛹虫草菌丝体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蛹虫草
菌丝体
多糖
自由基
抗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蛹虫草发酵液活性多糖微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蛹虫草发酵液 活性多糖 微量测定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0-244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6.10.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彩虹 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5 287 7.0 16.0
2 徐德峰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5 31 3.0 5.0
3 孙力军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7 36 3.0 5.0
4 王雅玲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6 32 3.0 5.0
5 叶日英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6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蛹虫草发酵液
活性多糖
微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