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吡啶酮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二酮酸类(DKA)整合酶抑制剂为先导化合物,选取必要的药效团进行高度整合并对其进行合理优化,设计出的三个系列的HIV-1 RT/IN双靶点抑制剂.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目标化合物分别进行了体外抗HIV-1 RT和IN的生物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2对逆转录酶和整合酶都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为深入研究该类化合物作为HIV-l双靶点抑制剂提供了相关信息.
推荐文章
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IV-1整合酶
整合酶抑制剂
研究进展
Atazanavir:一种新型的HIV-1蛋白酶抑制剂
Atazanavir
蛋白酶抑制剂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新型吡咯并三嗪酮类PARP-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苯甲腈
吡咯并三嗪酮
PARP-1抑制剂
合成
生物活性
新型吡啶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c-Met激酶抑制剂
吡啶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吡啶酮类HIV-1双靶点(RT/IN)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估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吡啶酮衍生物 HIV-1双靶点抑制剂 逆转录酶 整合酶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4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R916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丽 35 19 2.0 3.0
2 刘俊义 62 127 6.0 10.0
3 郭莹 11 16 2.0 4.0
4 田超 15 3 1.0 1.0
5 杨全志 2 0 0.0 0.0
6 盛涛 2 0 0.0 0.0
7 樊宁宁 2 0 0.0 0.0
8 郝亚萌 2 0 0.0 0.0
9 曹源源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啶酮衍生物
HIV-1双靶点抑制剂
逆转录酶
整合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