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Bifidocin A是由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04代谢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细菌素.以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测试敏感菌,分析细菌素Bifidocin A的最低抑菌浓度及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抑菌效果,并从敏感菌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膜质子移动势的变化4个角度分别探讨该细菌素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菌素Bifidoc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26112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58μg/mL,抑菌活性较强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并初步推测其抑菌作用机制是通过耗散细胞膜质子移动势,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形成孔洞,进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最终瓦解细胞.
推荐文章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策略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性分子
小分子蛋白
广藿香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机制的研究
广藿香酮
金黄色葡萄球菌
转录组分析
抗菌机制
绞股蓝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
绞股蓝
内生真菌
抗菌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中性粒细胞粘附特性的影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性粒细胞
粘附
微管吸吮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歧杆菌细菌素Bifidoc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细菌素 双歧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年,卷(期) 2017,(1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57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717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菌素
双歧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