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今翻译事业对各行各业产生的贡献及对社会教育、科技、经济、乃至强国战略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比拟的.译者从过往的"舌人"、"仆人"和"戴着镣铐的舞者"等卑微形象逆袭到不容小觑的重要角色,是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无法做到"绝对忠实"和"隐身".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孤立地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主体间(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对话.本文将在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这一基础理论背景下,进一步探讨翻译活动主体间性问题.
推荐文章
论翻译的主体间性
翻译的主体间性
翻译主体
客体
交流和互动
从文化心理的视角浅谈语言翻译
文化心理
差异
联想意义
翻译
主体间性视角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定位
主体间性
平等尊重
协商合作
共同发展
教师定位
翻译研究的修辞哲学视角
翻译研究
西方修辞学
修辞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视界融合"视角窥视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
来源期刊 文存阅刊 学科
关键词 主体间性 视界融合 译者 翻译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李馨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间性
视界融合
译者
翻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存阅刊
周刊
2095-8633
22-1408/GO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上海路30号
12-518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36
总下载数(次)
110
总被引数(次)
19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