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轨道不平顺作为系统的内部激励,风载荷作为外部激励,考虑静风力和脉动风力,采用自编程序TYWTB建立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不同风速激励下不同速度列车通过桥梁时的系统动力响应分析,并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增大,中跨最大垂向动挠度和横向动位移均出现在行车侧上弦;随着车速的增加,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增大,桥上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随车速的增加而降低;桥面风速等于或小于25 m·s-1时,160~250km· h-1车速范围内车辆响应未超限值;当桥面风速达到30 m·s-1时,160~250km· h-1范围内动车横向加速度均超限,拖车在车速250 km·h-1时轮重减载率超限,行车安全无法保证;由于沪通长江大桥桥梁对车辆受风面的遮挡,平均风速达到25 m·s-1时仍能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相关要求;沪通长江大桥铁路桥面采用了钢箱结构,增强了竖向、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使得桥梁在风场和列车的共同作用下整体性能良好.
推荐文章
沪通长江大桥墩位布设适应性分析
12.5m深水航通
沪通长江大桥
桥位比选
航迹线
沪苏通长江大桥防撞设施生产设计
沪苏通大桥
防撞设施
三维建模
生产设计
南京长江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南京长江大桥
有限元分析
动力特性
沉井基础
健康监测
沪通长江大桥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及桥位比选
河床演变
深泓线
桥位比选
横港沙
沪通长江大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沪通长江大桥主桥风—车—桥动力响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沪通长江大桥 风—车—桥耦合系统 动力响应 风载荷 安全性 舒适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40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8.01.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兴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部 29 130 7.0 10.0
2 高芒芒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30 168 7.0 11.0
3 马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4 35 4.0 5.0
4 李红梅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7 43 4.0 5.0
5 于梦阁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3 65 6.0 8.0
6 张骞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2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跨度斜拉桥
沪通长江大桥
风—车—桥耦合系统
动力响应
风载荷
安全性
舒适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