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充分理解纳秒脉冲激光作用下近红外激光薄膜的损伤机制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反射元件和透射元件的损伤特点,探讨了两种元件的激光损伤规律,提出了有效提升近红外激光薄膜抗激光损伤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反射元件,采用优化后的膜系结构可以大大降低薄膜中由节瘤缺陷引起的电场增强效应,大幅提升损伤阈值2~3倍;对于透射元件,采用合理的刻蚀工艺可有效降低薄膜中的吸收缺陷,有效提升其损伤阈值约1.5倍.
推荐文章
光斑尺寸对K9玻璃近红外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K9玻璃
激光光斑效应
温度
热应力
损伤
具有高激光损伤阈值的光栅分光薄膜
激光损伤阈值
光栅
ZrO2薄膜
光学薄膜抗激光损伤研究发展
激光损伤
光学薄膜
类金刚石膜
损伤阈值
轻微损伤郎枣近红外光谱检测
郎枣
轻微损伤
预处理
平滑处理
标准正态变量校正
多元散射校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红外激光薄膜的损伤特性与抗损伤性能提升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航天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薄膜 激光损伤 损伤阈值 近红外 节瘤缺陷 吸收缺陷 反射元件 透射元件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246
字数 61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28/j.cnki.1006-1630.2018.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薄膜
激光损伤
损伤阈值
近红外
节瘤缺陷
吸收缺陷
反射元件
透射元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航天
双月刊
1006-1630
31-1481/V
上海元江路3888号南楼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92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