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城区环境中的建筑尾迹对直升机的安全起降有很大的影响,为研究建筑尾迹中安全进场着陆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员工作负荷的飞行安全评估方法.以某型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建筑尾迹流场的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人在环飞行仿真,并基于Cooper-Harper评级体系建立了飞行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采用该评估模型对直升机城区建筑尾迹中,不同进场着陆方式的最优化飞行操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直升机平衡计算与试飞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飞行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采取迎风的进场方式,可有效减小飞行员工作负荷,为提高进场着陆的安全性,采用45°~60°方位进场较合适.
推荐文章
直升机载空地导弹传递对准中直升机机动轨迹研究
空地导弹
直升机机动
传递对准
机动方式
运动轨迹
风切变场中直升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研究
直升机
风切变
动力学
稳定性
操纵性
新型LQ终端连续控制及其在直升机自主软着陆中的应用
有限时间线性二次型
扫掠法
转移矩阵法
终端约束
火箭助飞鱼雷作战使用中直升机安全问题初探
火箭助飞鱼雷
直升机
引导角
射击禁危区
探测误差
射击距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筑尾迹中直升机进场着陆策略研究
来源期刊 飞行力学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城区紊流 飞行员工作负荷 最优化轨迹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0,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V2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45/j.cnki.f.d.2018052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永峰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32 120 7.0 8.0
2 孙伟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10 10 2.0 3.0
3 蔡伟健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飞行控制及工程仿真室 6 0 0.0 0.0
4 陈金鹤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4 1 1.0 1.0
5 汪正中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14 1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区紊流
飞行员工作负荷
最优化轨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飞行力学
双月刊
1002-0853
61-1172/V
大16开
西安市阎良区73号信箱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94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