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工业化黄酒酿造环境中筛选具有产生物胺能力的微生物,通过显色反应对菌株的产胺能力进行定性分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定量分析,获得12株产生物胺的阳性菌株.其中2株菌产生物胺含量较高,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AR281为短乳杆菌,菌株AR193为棒状乳杆菌.37℃时,菌株AR281总生物胺的产生量最高为154.76 mg/L;菌株AR193总生物胺的产生量最高为173.78 mg/L.本文研究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其产生物胺能力的影响,为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含量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菠萝蜜种仁黄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菠萝蜜种仁
黑糯米
黄酒
发酵
澄清
最佳工艺
柿子酒酿造技术研究
柿子
发酵
脱涩
单宁物质
果胶物质
桑果酒酿造酵母的筛选
桑果酒
酵母
筛选
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黄酒 生物胺 微生物 温度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5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8.06.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酒
生物胺
微生物
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