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薄荷油纳米乳液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乳液包埋对其平均粒径、ζ-电位、游离脂肪酸释放率以及薄荷醇生物可利用度的影响.激光扫描3D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薄荷油纳米乳液的显微结构,研究发现薄荷油完全被SPI包埋,纳米乳液液滴呈球状形态,表明大豆蛋白完整地吸附于纳米乳液的油-水界面处,呈现出核壳状结构.高压均质处理制备的薄荷油纳米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及薄荷醇生物可利用度远大于薄荷油的对照组.薄荷油纳米乳液在模拟胃消化阶段,乳液的平均粒径、ζ-电位均变大,乳液的微观结构表明消化体系出现液滴聚合现象;在模拟肠液消化后,薄荷油纳米乳液的界面蛋白被水解,油滴被消化,乳液的平均粒径减小、ζ-电位绝对值增加.通过多重光散射稳定性分析仪检测薄荷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薄荷油稳定性指数为2.8,且检测过程中并未出现乳液上浮和絮凝等现象.
推荐文章
生育酚对亚麻籽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亚麻籽油
生育酚
脂质氧化
纳米乳液
物理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杜仲籽油纳米乳液超声乳化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杜仲籽油
纳米乳液
超声乳化
稳定性
薄荷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机制及抑菌特性
薄荷油
纳米乳液
高压均质
稳定性
抑菌性
薄荷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纳米乳液
高压均质
薄荷油
大豆蛋白
磷脂酰胆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薄荷油纳米乳液消化规律与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薄荷油 纳米乳液 高压均质 生物可利用度 消化规律 稳定性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农产品加工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1-386,42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01.2
字数 5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8.10.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连洲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72 2209 20.0 25.0
2 李杨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28 1324 17.0 22.0
3 王中江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17 670 14.0 18.0
4 张潇元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7 14 2.0 3.0
5 车佳玲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 4 1.0 2.0
6 OLGA O B 克麦罗沃国立大学食品学科与技术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薄荷油
纳米乳液
高压均质
生物可利用度
消化规律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机械学报
月刊
1000-1298
11-1964/S
大16开
北京德外北沙滩1号6信箱
2-36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7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74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