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一次听《我与地坛》,老师让学生概况地坛的特点。第一个学生说,“美”,我觉得这个答案有意思,结果老师用反问的方式否定了学生的答案;第二个学生说“荒凉”,老师表示满意。由此,我想到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既然预设是有目的的计划,生成是现时的生发,那么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现时的生发极有可能超出教师的预设方案,很明显,老师的预设是“荒凉”,而“美”并不在她的预设范围内,但“荒凉”不也是一种“美”吗?那么,该如何面对课堂中“预设”之外的“生成”呢?
推荐文章
一堂课的启示
兴趣
多媒体教学
意境
浅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课堂
教学
学习
主战场
我的第一堂课
自信
屡败屡起
了解学生
关于"上好一堂课"的认识
中等专业教师
文化素养
课堂教学
实践经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由一堂课和一本书想到的
来源期刊 启迪:教育教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我与地坛》 “预设” 插柳 “美” 存在差异 “生成” 学生 老师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静 9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我与地坛》
“预设”
插柳
“美”
存在差异
“生成”
学生
老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启迪
月刊
1009-8232
61-1476/C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C座
12-213
出版文献量(篇)
404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