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伽达默尔在其解释学文论中提到艺术作品的理解必然会历经时间距离的过滤以及视域融合的过程.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结束亦即读者欣赏过程的完结,这样一种对于艺术价值的实现的理解恰与中国文心艺思相通,也逐渐成为解读经典作品的另一个切入点.在其著作《美的现实性》中,伽达默尔对于"象征"与"艺文作品"的阐释更是来者通往"乐昌分镜"内核的另辟之径.
推荐文章
施莱尔马赫普遍解释学中的语言观
普遍解释学
语言
理解
解释学循环
利用“解释学”分析教学标高浅议
解释学
解释学循环
数学教学
论伽达默尔对艺术主体的解构与重构
《真理与方法》
主体
解构
重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伽达默尔解释学文论要旨与"乐昌分镜"文本诠释
来源期刊 海外英语(下)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伽达默尔 乐昌分镜 象征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中外文学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68
页数 2页 分类号 H0
字数 4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楠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伽达默尔
乐昌分镜
象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外英语(下)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8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