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脉络丛囊肿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超声诊断为胎儿脉络丛囊肿孕妇50例,分别采用传统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CMA技术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50例超声确诊的胎儿脉络丛囊肿孕妇中,胎儿染色体正常45例、异常5例.其中,传统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共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3例(18三体综合征2例、额外染色体1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6%;CMA技术共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5例(18三体综合征2例、额外染色体1例、染色体微重复2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10%.传统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CMA技术检出的2例18三体综合征一致,传统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检出的1例额外染色体经CMA技术检测证实在15q11.2-13.1处有5.45 Mb的微重复.另有2例经传统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为正常核型,而经CMA技术检测证实1例在2p25.3处有3.85 Mb的微重复、1例在17p12处有1346 kb的微重复,均为有明确致病性的片段重复.结论 CMA技术检测脉络丛囊肿胎儿染色体异常更加敏感,是传统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有益和必要补充.
推荐文章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脉络丛囊肿
染色体异常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与临床评估
脉络丛囊肿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妊娠结局
胎儿脉络丛囊肿55例临床分析
脉络丛囊肿
胎儿
染色体
胎儿脉络丛囊肿56例的临床分析探讨
胎儿
脉络丛囊肿
染色体异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脉络丛囊肿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脉络丛囊肿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年,卷(期) 2018,(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4.55
字数 2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8.3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华 15 86 3.0 9.0
2 孟金来 10 57 4.0 7.0
3 赵燕 3 6 2.0 2.0
4 宋丽娜 1 3 1.0 1.0
5 王永 5 4 1.0 2.0
6 贾颐舫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络丛囊肿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