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早在2010年,就兴起了一种叫做"微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指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视频讲解."微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重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前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可以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将"知识内化".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和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但是,目前在"微课"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其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微课"的优势以及发展进行解读.
推荐文章
浅析微课教学的心理学原理
微课
心理学
翻转课堂
在线教育
基于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基础教育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发展
和谐发展
心理学
文笔
基于“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反思
微课
犯罪心理学
犯罪动机
设计
反思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课"的优势与发展——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来源期刊 读写算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微课" 教育心理学 发展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6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2
字数 199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晓航 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德育教研室 7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课"
教育心理学
发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读写算
旬刊
1002-7661
42-1078/G4
大16开
湖北省荆门市月亮路40号
38-4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0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