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使沉积态Cu-Al合金薄膜有显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峰,采用磁控溅射法分别制备了纯Cu、纯Al和Cu-Al合金薄膜,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物相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连续的较薄Cu膜在沉积态下可观察到540 nm处的吸收峰,较厚的Cu膜通过在400℃下进行1 h热处理可在400 nm处获得微弱的吸收峰.沉积态的Al膜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吸收峰,在热处理后,不连续的较薄Al膜可获得580 nm处的吸收峰,而较厚Al膜通过长时间热处理后可获得730 nm处的吸收峰.共溅射制得的较薄Cu-Al合金薄膜无须经过热处理,即可在可见光范围内获得吸收峰.
推荐文章
Fe掺杂TiO2薄膜的低温制备及光吸收性能研究
TiO2薄膜
Fe掺杂
低温
结构
光吸收
Al掺杂ZnO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工艺与光电性能研究
ZAO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溅射时间
退火
光电性能
磁控溅射沉积U薄膜性能研究
U薄膜
组织
结构
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控溅射制备Cu-Al合金薄膜及光吸收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u-Al合金薄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颗粒 热处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建材·绿色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43
字数 2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18/j.cnki.cn32-1650/n.2019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子润 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108 5.0 9.0
2 侯贵华 8 36 3.0 5.0
3 宋娟 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16 2.0 4.0
4 王明腾 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5 高宇浩 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6 张力 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7 关荣锋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Al合金薄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颗粒
热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1-5322
32-1650/N
大16开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9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3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