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心雕龙》开宗明义即为《原道》,而《原道》开篇之句“文之为德也大矣”,是极为重要也极富争议的一句话,是一个浸透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构造.要正确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必须从它的伴随文本入手.将“文之为德也大矣”视为一个文本,其最重要的伴随文本就是《原道》篇中的其他文字.对“文之为德也大矣”的解释,必须放在《原道》篇的具体语境中,做到上下顺畅,文脉相承.而《原道》篇之外,乃至《文心雕龙》之外的其他所有文化文本,则作为文外伴随文本,影响着读者对“文之为德也大矣”的理解和解释.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伴随文本释“文之为德也大矣”
来源期刊 符号与传媒 学科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原道》 “文之为德也大矣” 伴随文本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9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118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60/b.cnki.sam.2019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卫华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8 5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心雕龙》
《原道》
“文之为德也大矣”
伴随文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符号与传媒
半年刊
32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