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现有机器人无法加工大型双面薄壁雕塑的问题,对CAM软件空间与加工空间的配准模型及双面薄壁雕塑组件双侧加工中的错位误差进行了研究.对CAM产生的轨迹进行了归纳,采用一种最大轮廓轨迹优化的方法,使得机器人只对雕塑组件最大轮廓内的毛胚进行加工;建立了被加工雕塑组件的支撑,避免了轨迹未优化时粗加工形成的悬臂结构,实现了对雕塑组件的精加工.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在CAM空间与加工空间配准后,其双面薄壁雕塑组件的不同加工侧错位误差不超过0.7 mm;采用轨迹优化方法后,其未加工出的毛胚能够对粗加工后的双面薄壁组件形成有效支撑,保证了双面薄壁组件能够被完整地加工出来.
推荐文章
机器人加工的映射一致性建模及加工实验研究
计算机辅助制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
数字化系统
映射一致性
转换矩阵
机器人加工
轨迹偏差
并联机器人开槽薄壁柔顺关节设计与实验
柔顺关节
运动副
并联机器人
大型螺旋桨双机器人自动磨削系统的研究
机器人
螺旋桨
磨削
系统
机构
提高大型激光加工机器人精度的方法
激光加工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误差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型双面薄壁雕塑的机器人加工与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机电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机器人加工 双面薄壁雕塑 配准 最大轮廓法 双侧加工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6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164|TP242.2
字数 4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551.2019.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席文明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49 129 6.0 8.0
2 梁志鹏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5 12 2.0 3.0
3 冯亮友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7 14 2.0 3.0
4 谢剑阳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4 3 1.0 1.0
5 郭桂彬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器人加工
双面薄壁雕塑
配准
最大轮廓法
双侧加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电工程
月刊
1001-4551
33-1088/TM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大学路高官弄9号
32-68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1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