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讨论粉末粒径、 分散剂、 固含量、 粘结剂、 增塑剂对陶瓷浆料流变性能及打印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高浓度、 良好分散的可打印硼硅酸盐玻璃陶瓷浆料的制备方法,并采用3D打印直写技术实现了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基板的成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分散剂为质量分数3%,粘结剂为质量分数4%,增塑剂与粘结剂质量比为0.4,固含量为质量分数46%时,浆料可打印性较好,粘度约为2660 mPa·s.采用所制备浆料打印的基板表面平整,经过烧结后内部结构致密,相对介电常数为5.4,介电损耗为0.0017,满足电路基板的使用需求.
推荐文章
炭/炭复合材料硼硅酸盐玻璃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炭/炭(C/C)复合材料
硼硅酸盐玻璃
涂层
抗氧化
重离子和γ辐照硼硅酸盐玻璃的 辐照效应对比
硼硅酸盐玻璃
辐照效应
重离子
γ射线
硼硅酸盐废物玻璃中硫形态的拉曼光谱
硼硅酸盐玻璃
结构
拉曼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打印硼硅酸盐玻璃陶瓷浆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硼硅酸盐玻璃陶瓷 浆料 流变性能 3D打印 电路基板 介电常数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28
字数 31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06/j.cnki.1001-2028.2019.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伍权 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38 86 6.0 7.0
2 王士强 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7 13 2.0 3.0
3 杨晓婷 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3 1 1.0 1.0
4 舒启佳 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3 4 1.0 2.0
5 彭昭勇 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硼硅酸盐玻璃陶瓷
浆料
流变性能
3D打印
电路基板
介电常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元件与材料
月刊
1001-2028
51-1241/TN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62-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1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