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驾驶人将会参与更多的与驾驶无关的活动,从而呈现出新的姿态,这些新姿态是优化传统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切入点.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依然依赖于人和系统的密切配合.对驾驶人姿态的观察,则可以为判断驾驶人是否有能力及时接管车辆提供帮助,从而确保安全、合理的人机交互过程.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系统性梳理,综述了汽车驾驶人姿态监测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从传感器种类以及相应的姿态监测算法出发,分析了目前不同监测系统的优缺点.研究发现,尽管传感器技术和姿态识别算法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廉价稳定且能够在实际驾驶条件下对驾驶人姿态准确感知的监测系统依然缺乏.总体而言,目前的监测系统大多只是集中于对驾驶人局部身体部位的感知,缺乏实际驾驶条件下的性能分析,并且对驾驶人状态的实时感知和预测能力仍有待完善.最后,针对目前监测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主动式立体视觉系统和压力传感器阵列相融合的驾驶人姿态监测方式.研究成果将为驾驶人姿态监测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有助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可为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带来启发.
推荐文章
浅谈校车驾驶人管理机制创新
校车驾驶入
管理机制
策略
汽车驾驶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进展
汽车试验
驾驶机器人
车速控制
研究进展
基于PVDF的汽车驾驶员心电呼吸监测系统研究
汽车驾驶员
疲劳驾驶
PVDF
心电呼吸
正压电效应
监测系统
虚拟汽车驾驶仿真系统研究
OpenGL
虚拟汽车
视点切换
颠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车驾驶人姿态监测系统研究综述
来源期刊 中国公路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汽车工程 驾驶人姿态监测系统 综述 智能驾驶人辅助系统 智能乘员约束系统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U471.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宏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74 842 17.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6)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汽车工程
驾驶人姿态监测系统
综述
智能驾驶人辅助系统
智能乘员约束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公路学报
月刊
1001-7372
61-1313/U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52-19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1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7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