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课本点睛诗提出后,为许多教师所用,具有诗体形式的多样性、文体适用的广泛性、学段适用的广泛性、创作时间的非固定性、创作主体的多元性五个特点.创作课本点睛诗,须要具有生命情怀,全方位感悟文本以及诗意表达的能力.经过不断实践充分证明,课本点睛诗具有诗化文本、智慧学习、创生课堂以及美化人生的意义.
推荐文章
“朦胧诗”的时代内涵
人文关怀
寻找光明
自我独立
略论清代福州诗钟的创作
福州诗钟
分咏
空咏
专咏
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儿童诗
创作兴趣
农村学生
有效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课本点睛诗的内涵、创作及意义
来源期刊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学科
关键词 课本点睛诗 内涵 创作 意义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内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5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二敏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3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课本点睛诗
内涵
创作
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月刊
1004-5872
14-1024/G4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12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