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的主要危害和降解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物理和化学降解法存在能耗高,破坏粮食品质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而生物降解法具有效率高、特异性强、对粮食品质无影响和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毒素降解方法.同时,还概括了生物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主要作用机理,为后续相关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降解
微生物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真菌毒素
生物降解
微生物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及其机制
微生物
玉米赤霉烯酮
毒素
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来源期刊 粮食储藏 学科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降解 应用前景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谷物化学与品质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丹杰 18 31 3.0 4.0
2 邵亮亮 15 22 2.0 4.0
3 房芳 11 24 2.0 4.0
4 杜京霖 19 28 3.0 4.0
5 申屠婉铃 1 0 0.0 0.0
6 汪凯骏 1 0 0.0 0.0
7 李燕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8)
  • 参考文献(1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降解
应用前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粮食储藏
双月刊
1000-6958
51-1243/S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广富路239号N区32栋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