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靛玉红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作用的特点.方法 选用DPPC为膜材,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不同摩尔百分比的靛玉红/DPPC脂质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靛玉红与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 靛玉红分子的加入会引起DPPC脂质体热致相变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加入靛玉红的摩尔百分浓度有关,靛玉红分子的加入会消除DPPC脂质体的预相变,改变其主相变温度及主相变焓值.结论 靛玉红可改变脂质体膜流动性并且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具有浓度依赖性.
推荐文章
基因载体材料聚乙烯亚胺与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对膜结构的影响
聚乙烯亚胺
磷脂酰胆碱
脂质体
相互作用
膜结构
离子液体选择性萃取分离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胆碱
离子液体
分离
萃取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的调控机理研究
溶血磷脂酰胆碱
酰基转移
方向性
调控机理
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前体脂质体的研制及特性观察
鬼臼毒素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前体脂质体
海藻糖
冷冻干燥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靛玉红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靛玉红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脂质体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3-5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20.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靛玉红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脂质体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