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乙醇可由生物质能源转化得到,可作为含氧清洁燃料与柴油混合用作柴油机燃料.以正丁醇为助溶剂促进乙醇在柴油中的溶解,形成稳定的混合燃料;同时以该混合燃料作为柴油机燃料,参照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测试柴油机的常规排放、非常规排放规律,探究其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作为助溶剂,可促进乙醇与柴油互溶,在乙醇与正丁醇的体积比接近1:1时可形成稳定的混合燃料,静置10个月以上不分层,在-5℃左右不分层,可用作柴油机燃料;正丁醇的添加方式对其助溶效果影响较小;负荷特性下,与燃用纯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时,CO和NOx排放量分别减少13.96%~46.73%和1.35%~16.92%,VOCs排放量增加1.94%~32.43%,PM2.5排放量减少5.81%~44.37%.柴油与醇类燃料混合燃烧可以实现在减少N Ox排放量的同时减少P M2.5排放量.
推荐文章
柴油机燃用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
燃烧
柴油机
柴油/乙醇混合燃料
十六烷值改进剂
柴油机燃用柴油-丙烷混合燃料的性能与排放研究
丙烷
柴油
混合燃料
发动机
排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醇与柴油互溶性研究及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乙醇 正丁醇 柴油 混合燃料 排放性能 常规排放 VOCs PM2.5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421.5
字数 4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425.2020.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宗喜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 0 0.0 0.0
2 张营华 济南市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醇
正丁醇
柴油
混合燃料
排放性能
常规排放
VOCs
PM2.5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月刊
1672-5425
42-1710/TQ
大16开
武汉市关山大道330号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内
38-3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90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