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食品工业中通常利用乳化剂调控塑型脂肪的物理性质及加工性能,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GMS)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乳化剂.通过考察质量分数1%,2%,4%的GMS对棕榈硬脂在不同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硬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棕榈硬脂及其与质量分数1%,2%,4%的GMS混合物的SFC和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GMS的添加量对棕榈硬脂SFC的影响在较高温度(21.1~33.3℃)下更显著,当GMS添加量高于1%时,棕榈硬脂的SFC随GM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15~30℃时,4%GMS的棕榈硬脂的硬度显著高于其它质量分数,且结晶颗粒细小,结晶网络结构致密.结果 表明,在温度高于30℃时,添加GMS可以增加棕榈硬脂的SFC及硬度,且减小其结晶颗粒粒度,赋予更为致密的结构,这对棕榈硬脂基塑性脂肪在温度较高季节的储运及品质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单硬脂酸甘油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单硬脂酸甘油酯
催化合成
不同单硬脂酸甘油酯含量的大豆油油凝胶性能和微观结构分析
单硬脂酸甘油酯
大豆油
油凝胶
性能
微观结构
单硬脂酸甘油酯生产新工艺
生物柴油
副产物
粗甘油
中心组合
单硬脂酸甘油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面制食品中的应用
单硬脂酸甘油酯
面粉
面制食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硬脂酸甘油酯对棕榈硬脂固体脂肪含量及硬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单硬脂酸甘油酯 棕榈硬脂 固体脂肪含量 硬度 微观结构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3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20.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冰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176 1743 25.0 33.0
2 刘丽艳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6 76 3.0 6.0
3 张霞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19 139 5.0 11.0
4 李琳 16 27 4.0 4.0
5 万力婷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硬脂酸甘油酯
棕榈硬脂
固体脂肪含量
硬度
微观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